对于凯迪拉克的忠实粉丝而言,CT6刚发布时,无疑是凯迪拉克的巅峰之作,代表着品牌对于豪华与科技的极致追求。然而,遗憾的是,它在北美市场最终宣告停产。但在大洋彼岸的上海,上汽通用凭借不懈的努力,推出了第二代车型,继续延续凯迪拉克的传奇。
面对破产重组后的尴尬局面,凯迪拉克凭借XTS苦苦支撑旗舰级轿车的位置。而CT6,凭借铝制车身、后轮转向等技术,全面对标甚至超越欧系对手的质感和操控感,让粉丝看到了凯迪拉克的未来。但全面电动化战略让这台旗舰轿车失去了存在的价值,仅仅一代的CT6在北美抱憾停产。原本,这就是故事的结局,但出人意料的是,上汽通用让CT6延续到了第二季。
全新车型的设计巧妙地借鉴了备受粉丝好评的ESCALA概念车理念,车头几乎是概念车的量产版,视觉感要比上代更宽更厚实。全新车灯样式也加入“玩灯”阵营,9颗15毫米灯组营造出钻石滑落的迎宾灯语并带有智能矩阵照明功能。
侧面变化幅度很大,之前是标准三厢形态,现在则呈现溜背风格,虽然轮辋样式有些过于普通,影响了整体呈现效果,但尺寸依然以19英寸为主,搭载的还是固特异鹰驰F1。
尾灯整体轮廓和上一代相近,传承了凯迪拉克标志性的飞翼设计,在细节上增加了立体透明的视觉效果。尾部双边双出排气的设计,大大方方地展现给世人,没有像欧洲车为了“环保”而设计个形似的假尾喉。
自纯电车型IQ锐歌开始,凯迪拉克的33英寸一体曲面屏就成为部分车型家族化的内饰风格,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表现力都属上乘水准。相比BBA那些对手,单就仪表与中控连为一体的设计就已经赢下不少分数。但凯迪拉克在使用习惯上还有他的坚持,在空调、车窗升降、后视镜调节等常用功能上没有完全放弃实体按键的运用。或许,这种“不纯粹”设计会遭到“新人类”的嗤之以鼻,但论好用和实用,这种处理方式会更贴心一些。
新车内饰唯一让我兴奋的则是配色、用料和一些小设计上,初代车型的内饰常被粉丝抱怨,为了迎合当时的科技新贵,在选材、配色和用料上少了一些印象中的美式豪华味道。而这次的手笔想必是更加了解国内粉丝的喜好,个人强烈推荐选择“歌剧魅影”的暗红色内饰,带有V字符号的菱形纹半苯胺真皮座椅配上红色法式缝线和白色边缘线,瞬间回到了九十年代弗雷特伍德(Fleetwood)的车内。
泛亚对CT6内饰的改动算是用心的,尽可能延续了大家心目中美式豪华的印象,但在某些地方的设计还是有些欠火候。中控台最前方依然设计了喇叭的位置,上代车型是与中控台同色,新车型则采用镀铬面罩包裹,看似豪华却成为了前挡风玻璃上最大的反光源。手套箱开启方式从中控按键隐藏至中控屏下拉菜单当中,开启操作繁琐,也无法通过语音打开。新车后排座椅的舒适度提升是可见的,但右后C位没有增加电动腿托实属遗憾,同时也没有设计后排娱乐屏和侧窗遮阳帘,即便是前排座椅按摩功能低一级别的CT5有配,在CT6上却无处可寻。
初代CT6的驾驶感受令我印象极为深刻,它绝对是当年凯迪拉克的诚意之作,铝制车身、正经MRC电磁悬架、后轮转向以及令人兴奋的3.0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,开起来的感觉完全不像是台大车,变线轻松迅捷整体,动力储备很足,驾控表现是有实力与欧洲对手BBA抗衡的。中期改款之后价格有所下降,也仅提供2.0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,后轮转向也取消了,但重操控的劲儿还在延续。
从整体的呈现效果来看,上汽通用对CT6的本土化换代已经尽力了,针对初代车型内饰科技、豪华感不足,乘坐舒适性一般等问题都做了相应的改进,算得上是款表现不错的中大型豪华轿车。但二代CT6出生在一个“混乱”时代,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力、定价策略等都在遭受冲击,母公司面向纯电的战略也会让后续换代失去信心,CT6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漫长,作为粉丝只能祝好运了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先锋汽车产业园,本文标题:《【试】本土化的二代美系豪华 凯迪拉克CT6 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